25万亿+15万亿!山东金融“双达标”交亮眼答卷
来源于:本站
发布日期:2025-11-19
山东省委金融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传来捷报:截至2025年5月,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迈过25万亿元台阶,本外币贷款余额早在2024年11月便突破15万亿元大关。两大核心指标实现“双突破”,标志着山东金融“十四五”规划主要任务目标提前兑现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资金根基,在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的征程上交出亮眼金融答卷。
近五年,山东金融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,实现总量跨越式增长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双重跨越。数据显示,山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已连续25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20个季度领跑全国,两大核心指标的持续高位增长,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,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。
总量攀升的同时,融资成本的“持续降温”让企业和民生双双受益。山东金融通过优化利率调控、落实补贴政策等组合拳,推动融资成本“阳光化”“透明化”。2025年9月数据显示,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.61%,较2020年末下降1.06个百分点;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至3.05%,较2020年末大幅下降2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累计下调1.45个百分点,每位房贷客户平均每年可节省利息支出约6000元,切实减轻了居民生活负担。
金融资源的精准滴灌,让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受益。山东金融聚焦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等关键赛道,累计对接争取资金8644.45亿元;精准服务文旅项目343个,投放融资378亿元,为扩内需、促消费注入动力;开展个体工商户“育苗”行动,为1.51万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58.7亿元,激活微观主体活力。在普惠金融领域,“十四五”时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.27万亿元,年均增长24.69%;普惠型涉农贷款增加4802.36亿元,年均增长15.67%,让金融服务触达更广泛群体。
改革创新的纵深推进,为金融发展注入持久活力。山东充分发挥三大金融改革试验区“试验田”作用,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较获批前增长176.7%;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试验区形成100余项示范性改革创新成果;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的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。多层次金融体系不断完善,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发挥综合优势,中小金融机构深耕本地特色,各类金融业态加速集聚。
发展的稳健,源于牢固的风险防线。山东金融聚焦存量风险化解,五年来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159.82亿元,行业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11117.01亿元,十余家高风险机构顺利“摘帽”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在汇率风险防控方面,推动企业外汇套保比率从2020年的16.83%提升至2025年9月的30.39%,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应对市场波动。
从2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到15万亿元贷款余额,从持续下行的融资成本到精准高效的资源配置,山东金融用五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未来,山东金融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优化金融生态环境,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金融支撑。(齐和宁)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,目的在于知识了解,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,风险 自担。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原创性。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。
分享到



